小暑时节,正是田间管理的黄金时段。这段时间,施秉县紫薯种植龙头企业的技术人员们每日奔波于各乡镇的订单种植基地,细致查看紫薯生长态势,手把手指导种植户按季做好管护工作,为产业稳健发展、实现丰产丰收筑牢根基。
在白垛乡石家湾村腊树坪,纵横交错的紫薯田垄间,翠绿的苕藤已爬满地面,郁郁葱葱。尽管是最后一批产业订单种植的紫薯,眼下也已铺就一片墨绿,长势喜人。种植大户袁其江正组织工人,对自家140余亩的紫薯基地进行精细化管护。
白垛乡石家湾村腊树坪袁其江告诉记者说:“苗目前的长势比较好,这段时间主要就是除草、控旺。”
在石家湾村走马坪,种植户潘开有则走出了一条多元种植的路子。他不仅种植了用于提色的紫薯,还搭配种植了70余亩食用价值颇高的板栗薯。作为首批签订种植订单的农户,如今挖开土层查看,紫薯的个头已超过拇指,丰收的希望初显。
为了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种植户们在紫薯种植上费尽了心思。除了与其他作物轮作,不少农户还尝试将紫薯与烤烟套种,实现了 “一地双收”。城东社区白坡组的罗义泽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他的20余亩地里,烤烟与紫薯错落生长,中间预留的间隔通道,既不影响两种作物的生长与收成,到了紫薯收获时,翻犁的烟秆还能成为天然肥料,可谓一举两得。
城关镇城东社区白坡组村民罗义泽说:“套种能够节约成本,收益就多一点,肥料没有增加,对烤烟也没有影响,空出来一行,刚好可以给人工打烟走,这样就踩不到苕苗了。”
贵州省佳和艺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肖鸿说:“现在要对接一些紫薯藤的第二次利用,就是把生产成生物颗粒或者是一些饲料给它再利用,确保农户的收益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近年来,施秉县紫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如今的3000余亩。作为工业用料的紫薯,不仅具备收成时可机械开挖、破损薯果也能收购的优势,而且企业给出了每公斤1.2元的保底价,极大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眼下丰收在即,企业也早早行动,全力做好技术保障。(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杨健 黄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