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墨云山 中国施秉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施秉县白垛乡:“农文旅交织”勾勒乡村振兴“新景致”

近年来,施秉县白垛乡凭借世界自然遗产风光、红色文化及古朴民居等资源,打造“红色黑冲·世遗白垛”品牌,深耕地方农耕文化,深挖红色价值,精心策划乡村旅游亮点,全力构建了一个集民宿体验、文化教育、农产品直销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典范,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白垛村史馆历史沿革区

壮大农业“特色”,绽放经济“芳华”。白垛乡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传统村落及历史遗迹等宝贵资源,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整合农耕器具、公共空间及古树名木等自然人文元素,确保传统与现代风貌和谐共存。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将烤烟产业作为富民工程,为村民提供稳定收入,因地制宜发展黄金脆梨、油桃、黄桃、猕猴桃等精品水果产业以及中药材、辣椒和油茶等产业。2024年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29万亩收购3.24万担;发展黄金脆梨、黄桃等精品水果1850余亩;种植太子参、黄精等中药材8000余亩,实现经济价值7000余万元,辣椒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并新建辣椒烘烤房,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同时,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和“村企联建”模式,成功推出融合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的“云宿·黑冲”特色民宿项目,并结合农业观光体验、农家乐与水果采摘等多元化的旅游活动吸引众多游客,自2022年来,该项目已吸引4.3万余人次游客。

白垛乡胜溪村猕猴桃

厚植文化“本色”,传承红色“华章”。白垛乡始终突出红色文化的主基调,着力发展以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研学产业,严格按照“项目不大拆大建、风貌修旧如旧、遗址遗迹应保尽保”的原则,坚持用本土材料请本地工匠推进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一址、一场、一园、一馆、一屋、一站、一路”等红色基础设施建设,挖掘《任弼时、王震、萧克黑冲战斗指挥部》《白垛红军烈士》《老红军宋菊》等红色史实故事4篇,重编完善《偏桥红迹》,完成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解说词3篇,拍摄《星火燎原红色施秉》宣传教材1部,培养讲解员24名。同时,2024年8月底修建完成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项目《白垛印象》村史展厅,搜集到的150余张珍贵图片和近20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分别放置在历史沿革区、英雄事迹区、领导关怀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区、白垛好物区及未来白垛区。切实做到了“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

云宿黑冲

擦亮旅游“底色”,绘就风景“名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依托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完善了文化广场、停车场、观景台等设施,积极推行环保措施,设置垃圾分类箱48个、修建污水处理设施10处,并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环境卫生维护。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空间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党支部+寨管委+十联户”治理模式,将红色建党精神融入绿色庭院创建,规划整理出“微花园”“微果园”“微菜园”125户。凭借红军战斗遗址的资源优势,结合红色研学和绿色生态优势,推出了“重走红军路”“吃忆苦思甜饭”等多个项目,串联起黑冲战斗遗址等景点,精心设计了6条不同路程的讲解路线,推动了“教、旅、食、宿、娱”各方面的融合发展。争取帮扶资源打造红色产业培训中心,进一步丰富了红色研学功能和红色旅游业态。2024年来,已接待集中培训班20余期次,创收超100万元,累计引流游客3.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240余万元,进一步擦亮了“红色黑冲·世遗白垛”的旅游名片。

志愿者在红色黑冲战斗遗址进行讲解

2024年来,20余家央媒和其他自媒体到黑冲拍摄和报道。同时,明超“徐霞客游记”拍摄团队、“王阳明悟道”拍摄团队及深圳姐妹自驾游贵州等网络大V拍摄团队等60余人次到黑冲拍摄,黔东南州网络达人培训班等到黑冲开展现场教学,不断焕发黑冲红色旅游业态的蓬勃生机。(白垛乡邹鲜)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