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迭,华章日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甘溪乡党委、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立足乡情、狠抓落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全乡呈现经济社会平稳、产业结构优化、民生协调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态势。
抓党建、强根基,锻造堡垒“硬内核”
始终将抓实党的建设作为引领全乡各项重点工作的“红色引擎”,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创新作为,为全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铺就稳固基石。全面加强政治建设。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要件”抓落实。今年以来,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召开党委会议40次,班子成员上专题党课12场次,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确保在研究重大事项、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上严格对标对表,切实把准政治方向、领会工作要求、理清思路举措,不折不扣抓好工作落实。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深入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持续打造服务能力强、落实能力强、发展能力强的“三强”党组织品牌,着力抓好党支部星级化管理,创建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党支部1个,三星级党支部4个,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完成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提升,基层战斗堡垒战斗力不断增强。
今年在县级举办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中乡党委书记、村级党组织书记分别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全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荐7名干部到上级重点部门跟岗学习,胜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1名年轻干部得到县委提拔使用,11名年轻干部走上股级岗位,新引进技术人才1名,干部队伍结构不断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全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16人,年内吸纳入党积极分子11人,接收预备党员6人,转正党员4人,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强化干部教育管理,从严从实开展反腐倡廉专题教育、警示教育等,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紧盯国家法定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对公务用车管理、值班值守纪律、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廉政风险予以提醒。今年来,开展节前监督与日常监督检查10余次,发出督查通报8次,提醒谈话4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3次,召开党风廉政会议2次,持续巩固风清气正、廉洁勤政的政治生态。
兴产业、促发展,激活增长“动力源”
产业兴则乡村兴,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党对产业发展的领导,在不断巩固扩展精品水果、辣椒、茶叶等“一村一品”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推动三产融合上发力,努力从一产中抓出二产,立足一产发展三产。产业项目强力引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2024年引进贵州山水乡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落地盐井村,投资300余万元发展林下乌天麻400亩。农产品加工持续升级。2024年实施了精品水果加工厂一期项目,支持贵州舞扬河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精品水果加工厂房。在盐井村建成2560平方米的辣椒育苗大棚,并新增了两条辣椒烘干线,烘烤辣椒50万斤,带动盐井村18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茶叶生产加工能力不断提高,高碑村村级合作社与新华保险公司签订的茶叶单笔订单达到14万元,茶叶销售实现新突破。望城绿谷庄园在葡萄酒加工的基础上新推出绿谷糯米酒系列产品,产量约30吨,实现了酒类生产“红白”搭配。因地制宜推动农产品加工,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乡5个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均达到40万元以上,其中百万元以上有2个。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紧紧围绕全县大旅游格局,抓好甘溪小众旅游、特色旅游,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加油助力、锦上添花。2024年,望城花漾河畔台湾生态庄园逐步完善各项设施,实现了开园营业,三月樱花、五月玫瑰花、七月绣球花、十月粉黛花接续绽放,每一个主题花季都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打卡,购票入园人数超过8000人。园区推出的草坪音乐会、露营、吊炉火锅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游玩体验。民宿产业活力持续迸发,务观山居民宿进入贵州省十佳民宿评选前二十强,与全省推选出来的众多高端民宿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了第十二名的好成绩,得到省民宿协会大力宣传推荐。高碑精品民宿在旺季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情况下,月接待游客依然超过了4000人次。同时,还在江凯月亮湾烧烤露营基地举办了施秉县首届水上气排球交流赛,丰富了乡村旅游活动,提升了江凯乡村旅游知名度。
坚持以德治为先,增强基层治理“软实力”
以文明村镇建设为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全能式志愿服务队伍,成立理论宣讲、扶危帮困、助学支教等9支志愿服务队1000余人,打造“党建+志愿服务”联盟,广泛开展“尊老爱老·浓情重阳”“环保卫士”“助农增收”等主题活动50余场。同时聚焦“德治”主题,高碑村、望城村、江凯村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四德”相融合,创新积分管理制,同步配套积分兑换超市,通过“兑”积分,调动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坚持以法治为要,提升基层治理“硬实力”。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法治赋能基层治理,高标准巩固提升望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及高碑、望城、甘溪一批法治文化长廊、广场、文化墙等基层民主法治阵地。充分运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将法治力量下沉。今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08起,累计开展法律知识集中宣传20余次,入校宣传10余次,院坝会宣传106次,甘溪乡党委荣获“全州32个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双无乡镇”和“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称号,持续保持了群体事件“零发生”、命案“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赴省进京非访“零记录”。
坚持以自治为本,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全乡5个行政村均设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院坝协商议事会、妇女之家等群众自治组织,按照“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有效规范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群众共商共治,以自治方式解决乡村治理难题。同时,以院坝协商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望城村、高碑村通过院坝协商探索出“一约二比三参与”“1+1+4”等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村级环境卫生治理、农村滥办酒席、高价彩礼等问题。甘溪村将赶集场地由主街道集中迁移至村委会停车场,通过对临时摆摊进行规范管理,解决了以往占道经营、街不成街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赶集市场秩序,提升了农村赶集市场文明水平。
保民生、暖民心,筑牢幸福“奠基石”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念,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全方位、多举措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站稳群众立场,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力以赴守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狠抓“3+1”保障巩固提升,实施产业奖补项目202万元,全乡脱贫群众产业直补户均增收5788元。坚持做好兜底保障工作,2024年新增低保对象5户16人,新增特困供养6人,全乡享受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297人,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底线有效兜牢。全力以赴拓宽就业渠道。以“两个精准”为抓手,排查梳理就业需求185人,组织群众参加县级招聘会6次、乡级招聘会3次,开展产业技能培训、电商培训40余次,完成致富带头人培训12人,发布就业信息18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48人,落实公益性岗位169个,完成劳务输出1285人,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搭建稳岗就业“连心桥”。
全力以赴绘好民生实线。着手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身边事、细小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在完成江凯村至望城村老旧沟渠主沟修复的基础上,新修建支沟3840米,既打通了灌溉水网的“大动脉”又畅通了“毛细血管”,保障了2600余亩良田的粮食生产。2024年“6·29”洪涝灾害发生后,积极组织开展灾后生产自救,修复了被洪水冲毁的灌溉沟渠33处3000余米、道路20处2600余米,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成功将甘溪村香合组接入黄金树水库集中供水,帮助盐井村大坪组铺设了6000余米供水管道,并协调从临县镇远县接入水源,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
抓宣传、聚人气,唱响甘溪“好声音”
阵地建设持续优化。综合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各类阵地,坚持全覆盖、多维度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将各项惠民政策传递至千家万户、扎根百姓心田。2024年累计开展理论宣讲20余次。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全面开展“好爸爸”“好妈妈”“环境卫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2024年高碑村杨洪在巴黎残奥会上勇夺三金,甘溪乡获施秉县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望城村荣获优秀巾帼集体称号,望城村李晓群获县级“优秀巾帼女性”荣誉称号、施秉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高碑村杨秀金获州级“好爸爸”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甘溪好形象,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争当先进,形成人人崇尚榜样,人人争做榜样的社会新风尚。外宣工作持续发力。关注民生焦点,聚焦热点重点,借助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影响力,采取“投上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新闻稿件发布渠道。2024年来,全乡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推进,累计发稿400余篇,其中国家级稿件19篇、省级及以上宣传稿370余篇,州级稿件11篇,不断传播甘溪好声音,讲好甘溪新故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5年,甘溪乡将持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在真抓实干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追赶超越,锚定目标,主动作为,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行稳致远、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