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团圆、祈福的文化内核,在新春佳节里,吃年夜饭,放鞭炮,发红包,走亲访友这些新春的习俗蕴含着浓浓的年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年俗中部分也有了新的改变。
近年来,为进一步弘扬时代新风,马溪乡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在保留文化根脉的同时创新过节方式,让饭桌上的浪费变少了,节约变多了,让走亲访友的礼品变轻了,人情味变浓了,让春节里的喜事变多了,攀比变少了……移风易俗贺新春,让传统节日既能守住“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仪式感,也能创造“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现代价值。
“现在我们过年准备的年夜饭不再讲究数量,而更是讲究质量了!”塘头村的支书张俊说。在春节期间,塘头村的村“两委”针对春节期间文明就餐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倡导村民减少浪费,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营造了文明、节俭的良好村风。
在茶园村,礼轻情意重更是成为了一种新现象,从“只送贵的”转变为“只送对的”,如今的年轻人更愿意多花费心思,挑选契合长辈喜好与需求的礼物,让年礼变成了连接亲人情感的桥梁。不仅如此,晚辈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往,晚辈们或多或少会关注长辈给的红包,现在却主动为长辈送上饱含心意的红包。红包不再是利益的诉求,反而成为晚辈对长辈表达敬重与关怀的方式。这种转变,让走亲访友重新回归到增进亲情的本质,使得新年的氛围愈发温暖、真挚。
春节期间,马溪乡里好事连连,但大改以往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在村“两委”积极倡导和宣传下,喜事简办成为马溪乡村民们的自觉选择。“以前办婚礼讲究排场,现在觉得那些过度的花费并不能真正增添婚礼的幸福感。”刚举办完婚礼的小任感慨地说。喜事简办不仅减轻了村民们的经济负担,还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喜事本身带来的喜悦。
移风易俗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了马溪乡的每一个角落,但治理陈规陋习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下一步,马溪乡将继续把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纳入积分管理,并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让新时代的文明新风从墙上公约转化为心头自觉。(马溪乡 丰思倩 康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