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马溪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构建“温度+力度+广度”三维志愿服务体系,将“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延伸为“零距离贴心守护”,让志愿红成为基层治理的最暖底色。
以“三看三问”提升民生服务“温度”,用“事前服务”淬炼治理成色。全乡6个文明实践站(所)的志愿者化身“民生侦察兵”,以“三看三问”工作法(看居住环境、看饮食起居、看精神面貌;问政策落地、问生活难题、问发展建议)用脚“踏实”遍访群众,对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今年来,该乡坚持在“户”上精准发力,在“人”上逐项过关,从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到住房安全隐患、农田灌溉难题等,实现了以“诉求清单”规划“服务清单”,让民声民智真正“上得去”“下得来”,推动从“事后改进”向“事前提升”转变,激发全乡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在活力。
以制度之力增强民生服务“力度”,用红色引擎激活志愿动能。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服务队伍力量,以基层网格为架构,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构建了“1+2+N”的志愿服务新体系,即1个网格配备2名志愿者,联动党员先锋队、红白理事会等多支社会力量,加强全乡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今年来,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活动5场,老党员带头组建“乡音调解队”,成功化解宅基地纠纷、土地流转矛盾等突出问题6起,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跃升。
以创新宣传拓展民生服务“广度”,用志愿力量夯实服务保障。该乡紧扣当下民生热点以“土办法+新载体”激活志愿效能,推动民生服务扎根一线。组建“乡音志愿宣讲队”,通过院坝会议,打造“移动宣讲课堂”,以聊家常、谈农情、讲政策等方式,用乡音土话细说党的好政策,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积极推行“积分兑物+环境整治”机制,发动“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以“清沟渠、理柴堆、美庭院”为载体,开展“文明积分表彰”行动,以志愿力量浇灌文明乡风;成立“四季助农服务队”,春耕秋收期间开展“农机共享”行动,为缺劳力家庭耕地、抢收稻谷等,真正实现了“未诉先办”暖民心,“靠前服务”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