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井镇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在忙碌地收获金灿灿的小米。曾几何时,这里的农民还延续着“提篮小卖”的传统销售方式,优质的农产品难以走出大山,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如今,双井镇党委、镇政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行技术、组织、价值、制度“四轮驱动”模式,成功架起一座稳固的“产销桥”,让百姓彻底告别后顾之忧。
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夯实产业品质根基。双井镇通过党委领导“揭榜挂帅”、建立“田间课堂”、培育“科技示范户”等新形式,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让先进种植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全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8场,培训农户1600余人次,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在技术推广的带动下,全镇糯小米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购买农资支出金额同比减少13%。标准化生产不仅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更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控,为后续的产销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组织创新为支撑,凝聚产业发展合力。针对农户分散经营难题,双井镇创新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四级联动模式。通过村党支部牵头,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全镇建成“四联双增”示范基地2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个,带动农户1200余户。全镇10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2个,20万元—50万元的8个,真正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
以精深加工为导向,提升产业价值动能。双井镇着力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总投资120余万元的小米精深加工厂将投入生产,重点开发“井里有馀”品牌小米精米、小米锅巴等高附加值产品,预计可提升产品附加值30%以上。同时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网络,推动“井里有馀”系列产品走进更广阔市场,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8%。通过统一包装、强化宣传和拓宽渠道,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为全镇小米产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以制度保障为依托,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双井镇建立完善的产销对接制度体系,推行“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模式,与12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38份。目前,实施产业项目9个,受益农户526户,项目分红总额达86万元。同时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开展招聘会3场次,提供岗位1000余个,确保1871名返乡人员返岗就业,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益保障。
双井镇以党建引领架起的“产销桥”,正让优质的农产品更加顺畅地出村进城,让每一方水土的馈赠都能在现代化浪潮中熠熠生辉。“四轮驱动”模式不仅成为富民增收的强劲引擎,更重塑着农产品价值链的底层生态。站在新的起点上,双井镇将不断完善产销对接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全面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进乐章!(双井镇 余意身 周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