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双井镇,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连日来,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金色的稻浪与穿梭的农机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在这丰收的背后,是组织、科技力量的支撑。近日,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双井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在平寨村连片坝区进行了实地测产。镇农技人员李永久激动地说道:“这片田亩产达到610公斤,同比提升了5%!”测产结果令人欣喜,也印证了全镇水稻生产的良好态势。预计今年全镇9800亩水稻平均亩产可达580公斤,总产量有望突破520万公斤。
模式创新“蹚新路”,村社联动激活“一池春水”。这一丰收佳绩,首先得益于组织化经营模式。今年,全镇10个村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发放和采购农资,为农户节约成本近10万元。“以前各家单干,采购农资价格高,卖粮时议价能力也弱。”平寨村党支部书记付舒川指着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介绍道,“现在由村集体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粮食,成本降了,价格高了,农户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通过创新组织模式,该村成功将分散的耕地整合成500亩规模化生产基地,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科技赋能“强支撑”,飞防良种筑牢“丰收基石”。 丰收离不开科技支撑。今年,双井镇大力推广“宜香2115”等高产优质新品种,推广面积达6000余亩,并依托无人机飞防技术累计作业1000亩次,实现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25%,农药用量减少15%。“科技种田就是省心省力!”正在田间忙碌的农户龙大哥高兴地说,“从选种到防治,都有技术员指导,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种粮的底气更足了!”
干群齐心“聚合力”,抢收归仓端稳“人民饭碗”。为确保丰收的粮食及时归仓,双井镇党委、政府提前部署,积极调配10台大型收割机投入抢收,并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帮扶。目前,全镇水稻收割进度已过半,预计10月上旬可全部完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户的脸上。
金色的稻田,轰鸣的农机,忙碌的身影,交织成双井镇这个秋天最动人的旋律。通过组织化、科技化的路径,双井镇正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双井镇 余意身 周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