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和煦,近日,在双井镇双井村高甸片区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百亩红薯种植片区内,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挖、装袋,一筐筐饱满的红薯在铲车与货车的协同作业中被快速装运,欢声笑语与机械轰鸣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乐章。
“今年红薯长势好,亩产大概有3000斤!而且销路也不用愁,早就联系好了买家。”种植户龙大叔高兴地介绍。这片百亩红薯地,不仅孕育了优质的农产品,更成为了带动附近村民就地增收的金疙瘩。
“这活儿就在家门口,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心里踏实得很!”正在采收的村民杨姐一边利落地分拣着红薯,一边笑着说道。像她一样,每天都有20余名周边村民在这里实现就地务工,这片红土地已然成为大家增收的“暖心田”。
这丰收的景象正是双井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双井镇立足红薯产业“短、平、快”优势,积极构建“政府+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从种植规划、良种选育到技术培训、田间管理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保障。村“两委”积极作为,提前对接市场,以约0.6元/斤的稳定价格实现“订单式”产销,让农户放心种、不愁卖。目前,该模式成效显著,已在辖区黄琴村推广种植50亩、花山村种植300亩,形成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党建引领下的红薯产业已成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撑。据了解,全镇预计总产值可达60余万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这束致富的“薯”光不仅照亮了产业振兴之路,更让发展的成果真真切切地甜到了群众心坎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双井镇 余意身 周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