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施秉县3000余亩紫薯陆续进入采收期。田间地头,绿藤翻起,黄土地里串串紫薯破土而出,格外喜人。近年来,施秉县紫薯种植从几百亩持续扩大,用途从统购淀粉薯向精选商品薯转型,收益模式不断拓宽,展现出蓬勃的产业活力。
在白垛乡石家湾村,曾经绿叶繁茂的苕藤已被采收,地里整齐地排列着成串紫薯。工人们分工协作,采挖、捡果、装车,铲车与拖拉机有序配合,将丰收的果实运往各地。种植户藤明有去年种植30余亩,今年扩大至60余亩,连日来已雇佣20余名村民参与采收。
“今年挂果率很不错,第一年种植收入很好,如今挂果就见效益,也就多种植了一些。”白垛乡石家湾村紫薯种植户藤明有说。
位于二级路旁的腊树坪基地,种植户袁其江今年种植紫薯150亩。除了精品薯直销外,其余按每公斤1.2元的保底价实行订单收购,破损薯同样收购的条款为种植收益提供了保障。通过实践,他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今年的栽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要是技术再精进一点收入会更好。今年就花钱学技术,把技术学到了,明年再好好地种植。”白垛乡石家湾村腊树坪紫薯种植户袁其江笑着说。
依托企业的订单带动,施秉紫薯产业在供苗、种植、销售等环节获得全程指导。目前种植范围已覆盖四五个乡镇,订单种植大户达200余户。紫薯主要销往山东等地,全县采收工作预计一个月内完成。
贵州省佳和艺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肖鸿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两个挂车在大面积地开挖,今年的面积有3000亩左右,按一亩平均产量在5000斤左右,全部算下来有1500万斤。”
施秉县黄土地土质疏松,非常适宜紫薯生长,产出的紫薯品相好、品质佳。企业正与农业技术部门深化合作,通过改进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精品薯出成率,同时保障高产淀粉薯的收益,实现种植效益全面提升。
湖南商品紫薯收购商周娟说:“贵州种出来的紫薯很不错,也跟农户们科普过,要控制开裂和长虫的情况。种植得好了就可以卖商品薯,商品薯的价格能卖得更高。”
“我们目前是做淀粉薯,也在发展农户把它做成精品薯,让农户的效益更好一点。明年和农科院合作,更好地指导我们,把红薯种植得更好。”贵州省佳和艺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袁崧雄说。(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杨健 黄义双 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