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红薯种植季,来到施秉县白垛乡张家山组,远远看到一群人正在田间忙碌,走近一看,他们正在剪红薯苗、拉运、移栽......
笔者走进地里与一位大约50来岁的妇女攀谈起来,王大姐说:“从今年3月份以来,基本上每天都在这里打工,男的每天150元至200元左右,女的就拿固定工资每天100元。疫情期间出不去打工,在家里找点事做很好的,还可以带娃娃读书和招呼老人。6点钟放活路了老板就马上发工资给我们呢。”说完开心地笑了。
正聊着,一辆装满红薯苗的皮卡车开到土坎边,从驾驶室走下来一位50岁左右的男同志,只见他从车上抱下一大抱红薯苗径直往土中走去。
男同志是白垛乡白垛村张家山组人,名叫龙会勇,中共党员,今年52岁。龙会勇说:“今年种植红薯154亩,都是以土地流转形式,目前投入了30万元用于种植。从2月初购进薯种开始,每天都要请工人干活,育苗、管理、土地翻犁、起陇、施肥、打药、盖膜、移栽等,每天都需要很多劳动力,最多的时候一天有40人,最少的时候也有10来人,来我这里干活的大都是本村在家看娃和照顾老人的中年妇女和一些贫困家庭人员。他们每天早上8点开始到下午6点结束。基本上都是手上活路,很轻松的,每人每月可以拿到工资2000元以上。他们来帮我干活的人我还发动他们自己回去种植红薯,到时候我帮他们一起运去卖。目前已有几十户农户也相应种了300余亩,每斤/0.5元,每亩按8000斤产量计算,大概一亩地有4000元收入。
龙会勇敢想敢干,乐于学习新技术,他曾主动到思南县陈薯公司调研并参加学习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系列管理,回来后经周密思考,决定投入资金搞红薯种植,经过流转土地、盘活土地,请老百姓务工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带动他们一起发展种植增加经济收入,今年订立合同300亩,预计收入120万元。
龙会勇表示,种地也要有蛇吞大象的精神,我要把小红薯做大做强。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我作为党员,就想用“红色思想”引领“绿色种植”,“党员就要勇挑大梁,多谋出路”,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富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应有力量。(施秉县妇联 彭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