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垛乡:红薯移栽忙 致富新“薯光”

发布时间: 字体:

时下,正值红薯种植移栽的黄金时节,在白垛乡石家湾村独木桥的田间地头里,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着移栽红薯苗,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图景徐徐展开。

走进石家湾村独木桥红薯种植基地,30多位村民正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沿着早已翻好的覆膜土垄有序开展红薯苗移栽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远远望去,一垄垄错落有致的红薯苗与忙碌在田间地头的农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农忙画卷。黎应江是石家湾村的红薯种植大户,种植红薯已有三年,去年种植红薯200余亩,亩产4500斤,收入45万余元,今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250余亩。

“我们村种植的红薯是新品种,具有抗病性好、品相好、产量高等特点,是红薯粉加工厂的‘抢手货’。同时,通过‘油菜+红薯’轮作,既让冬季的闲置田变成了春季的增收田,又实现一地双收,推动种植效益大幅提升。”石家湾村种植红薯只是白垛乡的一个缩影,石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孟朝军说道。

红薯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具有种植范围广、耐干旱、耐贫瘠以及适应性强、再生能力和抗病虫能力强等特点。发展红薯种植不仅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优势,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就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近年来,白垛乡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结合当地海拔、土壤、气候等条件优势,按照党支部+公司+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因地制宜推广“油菜+红薯”轮作、烤烟+红薯套种模式,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让土地实现“一地双收”,确保农业增效、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白垛乡 张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