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牛大场镇: “太子参+水稻”轮作模式绘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图景

发布时间: 字体:

六月的牛大场镇,骄阳似火,却挡不住农户们忙碌的身影。近日,走进张家院坝区,只见一片繁忙景象,农户们正弯腰低头,熟练地采挖着太子参,一垄垄太子参带着泥土的芬芳被翻出,在阳光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他们抢抓农时,为接下来的水稻种植做准备,演绎着土地轮作的生动图景。

据牛大场村党总支书记彭福蓉介绍,近年来,农作物轮作成为当地农户们主要耕种模式。这种模式下,既让土地告别闲置状态,充分发挥作用,又为农户们拓宽经济收入渠道。眼下正值六月,正是水稻种植的黄金时节,农户们在采挖完太子参后,会马上开展“旱改水”项目,将旱地变为水田,种下水稻,实现“太子参+水稻”的轮作。目前,坝区轮作面积达到250余亩,可实现蓄水种植水稻亩产500余公斤,放水种植太子参,亩产同样能达到500余公斤。

同时,在太子参采挖过程中还能带动周边农民增收,“今年我家在坝区种植了10余亩太子参,亩产达到500公斤左右,每天有近30名村民来帮我采挖,平均每人每天有100块的工资,都是附近的村民,预计3天完成采挖,然后进行灌水,种植水稻。”太子参种植户白明永说道。

太子参作为牛大场镇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们实实在在的“钱袋子”,而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太子参+水稻”轮作模式,为下茬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础和充足的生长发育时间。在这种模式下,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改善了,土地复种指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也跟着提升,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近年来,牛大场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加强宣传引导,让村民群众深刻认识到轮作的好处,自发地参与到太子参轮作、套种试点建设中来。通过农作物轮作、套种的方式,将土地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农民们开辟增收致富新道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