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新韵响双井!“五控一治” 绘就文明振兴长卷

发布时间: 字体:

在黔东南的旖旎风光中,施秉县双井镇正以“五控一治理”为有力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双井镇10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五控一治理”会议及院坝会覆盖,共开展专题会议66次、院坝协商会44次,形成了指导好第一台酒,管理好第一台酒的良好氛围。会后,全镇仅举办酒席2次,成效显著。当地自编的顺口溜与三字歌如今已传遍苗寨:“移风易俗有陋习,提倡五控一治理……”朗朗上口的韵律中,文明之风吹遍这片土地,勾勒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柔控宴席,吹散攀比旧俗云烟

过去,满月酒、升学酒等名目繁多的酒席让村民不堪重负,正如三字歌所唱:“酒席多,荷包紧。有五控,一治理。”双井镇将酒席类别纳入村规民约,明确仅操办婚丧嫁娶等必要酒席,红事正餐控制在30桌以内、白事40桌以内。“红事三十白四十,铺张浪费不可取”——这一举措让村民从沉重的“人情债”中解脱,双井村村民龙大爷说道:“我算过账,以前每年随礼上万元,现在省下的钱能给孩子添台电脑。”

柔约菜仪,铺展节俭新风画卷

暮色笼罩龙塘村院坝时,长廊下的院坝会正热闹进行。寨老用苗语念起顺口溜:“十二菜品摆上桌,每桌三百顶到头。”双井镇将每桌菜肴精简至12道,规定红事两日、白事三日办结。如今苗寨宴席上,“光盘行动”蔚然成风。村里老人感慨:“过去剩菜堆成山,现在年轻人听着顺口溜,都自觉按量取食。”正如顺口溜所唱“控烟控酒少炮火,真诚相待显情谊”,移风易俗让宴席褪去浮华,重拾真挚淳朴的乡土本味。

柔束礼金,挽住情真意切纽带

暮色渐浓,把琴村村民围坐院坝共商礼金彩礼新规。村党总支书记龙再杰以苗语解读“五控一治理”:“婚丧嫁娶方办酒,无事宴请不可为……”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双井镇与黄琴村划定随礼200元上限,向高额彩礼“亮剑”,力推8万元彩礼红线。苗族姑娘龙静订婚时主动提出退还彩礼:“‘低彩礼,重真情’,好日子要靠双手创造。”如今寨邻往来,“心意无价”取代攀比之风,温情在苗寨院落间流淌。

柔治乡景,晕开苗寨颜值新颜

移风易俗劲吹双井镇,人居环境整治同步绘就新篇。562名党员高举“先锋旗”,以“党员先,干部率”为号角,带头清理杂物超50吨,似劲风荡涤脏乱。在党员引领下,1200余名村民踊跃响应,投身环境整治。“双区责任制”扎实推进,236名“绿色卫士”每日穿梭于50余公里村道保洁,全镇村民精心打理庭院,让自家庭院焕然一新。村民自治小组以“庭院美,沟渠清,每周查,面貌新”为行动指南,推动双井镇处处焕发盎然生机。

如今漫步双井镇,青瓦飞檐的吊脚楼间,文明新风与苗寨古韵交相辉映。从院坝会的热烈讨论到家家户户的自觉践行,“五控一治理”早已融入村民的日常,化作田间地头的欢歌、火塘边的笑谈。苗族古歌里的美好愿景,正通过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双井镇的苗家儿女们,正以勤劳的双手和创新的智慧,继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这方水土既有美丽“颜值”,更具文明“内涵”,向着幸福生活大步迈进。(肖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