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期及农闲时节,乡镇地区各类亲朋聚会、邻里宴请、喜庆活动增多。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餐饮氛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杨柳塘镇聚焦宴席聚餐中存在的强行劝酒、过量饮酒等问题,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倡导“文明饮酒、健康生活”新风尚,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宣危害、立礼仪,筑牢健康文明双基石。系统宣传过量饮酒对个体健康的严重损害(如伤肝损胃、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剖析其易引发的行为失控、口角冲突等安全隐患,以及醉酒导致的家庭矛盾、经济负担等社会问题,引导群众树立理性、节制的饮酒观念。暑期以来,已组织集中宣讲进村(居)活动7场,覆盖群众超200人次,并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进行常态化宣传。针对此,明确提出并推广现代聚餐礼仪:鼓励个人秉持“适量为度”,根据自身体质把控饮酒量,摒弃斗酒、豪饮陋习;坚持“尊重意愿”,坚决反对劝酒、逼酒行为,破除“感情绑架”式陈规;践行“不劝是礼”,将不主动劝酒、不施加压力作为待客的基本礼貌与新风尚的核心准则,共同营造轻松、和谐、无负担的聚餐氛围。在近期开展的“文明餐桌”承诺活动中,已有超过200户家庭签署了承诺书,自觉践行新礼仪。
推替代、优供给,丰富健康餐饮新选择。积极引导在各类宴席中增加并优先选用非酒精类健康饮品,如新鲜果蔬汁(如橙汁)、自制消暑饮品(酸梅汤、绿豆汤)、乳制品(如牛奶)及饮料(王老吉)等,为宾客提供多元、健康的饮用选择。近期在镇内多场规模适中的宴席(如15-20桌)上观察到,响应号召的主办方普遍增加了橙汁、牛奶等健康饮品的供应。此类宴席平均每场预备橙汁约20-30升(约每桌2升),罐装王老吉200-300罐(约每桌20-30罐)。这些饮品在宴席中消耗量可观,尤其受到老人、妇女和儿童的青睐。实践表明,充足的健康饮品供应有效分流了对酒精饮料的需求,多场宴席反馈白酒、啤酒的消耗量较以往同类宴席下降了约15%-20%,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宴席开支,更显著降低了过量饮酒及潜在酒驾风险,成为践行新风的典型现象。同时,着力优化宴席饮品配备方案,鼓励主办方主动调整,确保上述健康饮品供应充足、易于取用,满足不同需求,从而有效提升餐饮品质与健康内涵,从源头上减少对酒精饮品的依赖。
强联动、树榜样,共筑安全和谐防护网。将反酒驾宣传深度融入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强化“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铁律要求。明确压实聚餐组织者及同席亲友的提醒、劝阻责任,对酒后驾驶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所有交通工具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并倡导提前规划安全出行方式或使用代驾服务,以杜绝涉酒交通违法行为。据统计,在倡导活动开展后,通过宴席组织者和亲友的有效劝阻,成功避免了至少3起潜在的酒驾行为(涉及摩托车2起、小型汽车1起)。同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积极发掘并表彰在践行“不劝酒”礼仪、成功劝阻酒驾、组织健康安全宴席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及个人,宣传其文明做法与良好家风,激励广大群众自觉效仿,共同维护安全和谐的乡村社会环境。(杨柳塘镇 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