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1-1458270 | 成文日期: | 2021-06-03 |
文 号: | 发布时间: | 2021-06-03 | |
发布机构: | 文件有效性: |
施府办函〔2021〕20号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秉县
2021—2022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施秉县2021—2022年中药材产业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3月10日
施秉县2021—2022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为大力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绿色、高质和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州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快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绿色化、生态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路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施秉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产业布局
(一)目标任务。2021年—2022年期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以上,其中,2021年完成1万亩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2022年完成6万亩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通过市场调控和种植户自发种植,扩大太子参、头花蓼等本土道地、优势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建成一个综合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力争引进一家以上国内有实力的中医药企业,全力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促进施秉中药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
(二)产业布局。牛大场镇保持太子参种植8.3万亩以上,辐射带动全县其它乡镇种植太子参3.85万亩以上,形成牛大场镇太子参集中连片化产业观光带3-4个(其中三泓公司长坳示范基地1个,另外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化示范基地2-3个),城关镇太子参集中连片化产业观光带2-3个(红冲、新红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化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在马溪乡、杨柳塘镇、双井镇等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天麻、黄精、白芨、丹参、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三、工作措施
依托施秉资源优势,围绕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着力提升中药材良种保障水平。一是加快推进良种选育。大力协助企业完成太子参新品种“施太2号”审定和“丰抗1号”田间区域试验,积极加强和科研院校合作,在此基础上再培育1-2个太子参优良新品种。二是建设良种基地。建设太子参种苗基地5000亩以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及合作社进行良种基地建设,加强良种繁育技术学习和应用,提升优良种子种苗供应能力,夯实中药材发展基础。
(二)着力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加强和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采取企业高效中药材规范种植模式,重点聚焦改土减药优品增收,推广绿肥、生物农药,建立太子参标准化基地质量追溯体系,提高生产标准。2021年完成1万亩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2022年完成6万亩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三)着力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一是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建设初加工基地,加强干燥、分级等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加工;支持企业从传统加工向现代化加工的转变,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加工企业集群;重点开展中药提取、保健产品和高品质饮片生产,形成特色中药原药处理生产基地。二是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在2021-2022年期间,建成一个综合型中药材交易市场,稳固和提升我县年中药材交易量。借助66个电商服务站、京东施秉扶贫馆等渠道销售我县的中药材产品。同时,充分发挥和调动中药材协会的职能,加强对全县滞销的中药材进行产销对接和信息公布,拓宽农户销售渠道。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资源和健康养生旅游业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生、药膳餐饮等产业纵深融合发展,推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着力提升中药材生产科技水平。一是加强科技合作。支持和鼓励县内企业、合作社加强和省内科技院校的合作,对中药材良种繁育、连作障碍、绿色防控、产地环境控制、产品加工、运输、储藏等共性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开展重点品种为原料的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挖掘品种的潜在应用价值。二是发挥专家组作用。邀请专家团队、省州定点本县的科技特派员到我县各乡镇种植基地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推动道地、优势、特色药材连片发展,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同时,依托企业中药材太子参追溯体系标准,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实地调研、技术实操等多种形式加强中药材种植、田间管理、产地初加工等环节的技术人员能力培养提升,2021年现场培训农户不少于1000人。
(五)着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推动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积极配合贵州省中药材溯源平台的打造。做好2020版《中国药典》解读和宣传。加大质量监督抽检力度,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中药材的行为。引导县内企业加入贵州中药材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监督、自我调控作用。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县直各部门根据职能职责各司其职,协作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协同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各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业务熟悉、工作认真负责的干部,专门负责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对种子种苗、规范化基地建设、产地加工的投入,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绩效奖补、融资担保等多种形式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谋划加强项目库建设,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
(三)强化调度机制。县中药材工作专班要对中药材种植面积落实、田间管理、收购等各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定期督促检查,加强跟踪问效,确保工作落实落地。对组织推动不力、工作被动应付、任务完成差的,视情况进行通报、约谈。
附件:1.施秉县2021-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分解表
2.施秉县2021-2022年太子参规范化种植面积分解表
附件1 施秉县2021-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分解表 单位:亩 | |||||||||
序号 |
乡镇 |
品种 |
合计面积 | ||||||
太子参 |
黄精 |
铁皮石斛 |
白芨 |
天麻 |
丹参 |
其它品种 | |||
1 |
牛大场镇 |
83000 |
1700 |
400 |
350 |
200 |
400 |
86050 | |
2 |
城关镇 |
16000 |
900 |
800 |
300 |
100 |
250 |
800 |
19150 |
3 |
白垛乡 |
12000 |
100 |
1250 |
600 |
800 |
14750 | ||
4 |
甘溪乡 |
3000 |
400 |
500 |
3900 | ||||
5 |
杨柳塘镇 |
3000 |
2000 |
350 |
500 |
5850 | |||
6 |
马溪乡 |
1500 |
100 |
2250 |
500 |
4350 | |||
7 |
双井镇 |
2000 |
100 |
100 |
500 |
4500 |
500 |
7700 | |
8 |
马号镇 |
1000 |
200 |
400 |
1600 | ||||
9 |
合计(亩) |
121500 |
2800 |
1300 |
3250 |
3800 |
6700 |
4000 |
143350 |
附件2
施秉县2021-2022年太子参规范化种植面积分解表
单位:亩
乡 镇 |
2021年 |
2022年 |
备注 |
牛大场镇 |
10000 |
50000 |
|
白垛乡 |
0 |
4000 |
|
城关镇 |
0 |
3500 |
|
双井镇 |
0 |
800 |
|
杨柳塘镇 |
0 |
500 |
|
马溪乡 |
0 |
500 |
|
甘溪乡 |
0 |
500 |
|
马号镇 |
0 |
200 |
|
合计 |
10000 |
6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