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田地山间 农学发展在乡村

发布时间: 字体:

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享有“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诸多美誉,以瓜果飘香、乡村旅游为特色,走出了一条生态新农村发展之路。盛夏暑期之际,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生到这里研学游览。

7月19日,在望城村研学基地,贵州大学农学院的6名教师、42名学生及望城村几十位村民同聚教室,围绕三农相关政策与村寨发展实际,进行交流学习。师生们在村寨果园山间、田间地头展开实地调研,到花漾河畔生态庄园详细了解这里的农业观光打造,结合自身专业进行实地研学,为新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来的学生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想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看能否提供一些解决办法、方案等,为我们乡村振兴出一份力量。”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讲师翟夏斐说。

据了解,“花漾河畔”为黔台合作农文旅体融合项目,第一期占地500亩,经过四年多的打造,形成了不同季节的“花语”观赏园和蔬果采摘的有机生态园区,2023年开园以来,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研学、露营、采摘。三产融合发展,不仅带动群众在园区就业,也进一步带动当地李子、油桃等精品水果畅销。

杨胜豪是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二学生,他说:“花漾河畔能够实现三产融合,尤其从农产到餐桌的生态链,其实是很符合我国乡村振兴的政策,希望在这一次的‘三下乡’活动中,能够帮助当地百姓做一些实事,真正帮助到他们。”

“学生们能更多地走入田间地头,了解我们三农的发展情况,把技术送到当地,同时也了解农村的急需和发展。”贵州大学农学院二级研究员杨三维说。

望城村是施秉较早发展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以精品水果、乡村旅游为特色,形成了4070亩各类水果基地,95亩观光荷花田,同时培育了“花漾河畔”“务观山居”等四季农业生态观光园及研学基地,不断丰富“农文旅体”的乡村发展内涵。

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田宇洋说:“我们这个研学基地可以容纳132人入住,同时我们还配有务观山居民宿,可一次性容纳50人。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历史比较长,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李俄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