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浓郁风情,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6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竞技大赛在施秉县音乐喷泉广场举行。50余名“包粽”选手以粽叶为纸,糯米为墨,共同书写了一场指尖上的传统技艺盛宴。
比赛现场,碧绿的宽大粽叶、浸泡好的雪白糯米,以及施秉本地特色香气四溢的五花肉、灰碱水糯米等特色馅料整齐排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此次比赛以“口味类”“速度类”“外观类”三重竞技分三轮进行角逐,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指尖传统技艺大赏。
随着一声令下,比赛开始。只见经验丰富的阿姨们十指翻飞,动作行云流水。挑选粽叶、卷成尖斗、填入馅料、压实封口、细绳缠绕……一气呵成,一个个棱角分明、饱满结实的粽子瞬间成型。年轻选手们虽略显生涩,但神情专注,虚心请教,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与欢乐气氛。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对口味、速度、外形美观度以及是否体现本地特色进行综合评分。凭借其精湛娴熟技艺的邰老花、颜贵兰、周群帮分别摘得口味类、速度类、外观类比赛桂冠。
“我们施秉的粽子,讲究用料实在,味道醇厚,包得紧才煮得香!名次不重要,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看看、学学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参赛选手杨通珍说。
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赛后,主办方将现场包好的、饱含祝福与温情的粽子送给辛勤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让比赛的温情与祝福,“粽情”在施秉大街小巷流淌。
环卫张大姐动情地说:“这不仅是粽子,更是大伙儿对我们这份工作的尊重和记挂。”
活动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学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一边比赛,一边教授着包粽子的技巧,现场变成了生动的民俗课堂。
“举办这个比赛,我们特别注重融入本地民族元素和饮食文化,这不仅是技艺的比拼、节日的欢庆,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下一步,我们将以‘文化+’为创新引擎,将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端午文创产品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施秉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为施秉县旅游事业注入新活力。”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吴青说。(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杨静 张楠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