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奋楫争先,一年硕果累累。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施秉县城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奋力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抓产业、扬优势,持续提升发展质量
一年来,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面积、保产能、扬优势,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稳产保供根基。党政主要领导领办示范点,全镇种植水稻1.3万亩、油菜1.18万亩、马铃薯1.2万亩、大豆玉米复合0.4万亩。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全年发放种子99吨、肥料272吨、农药4万余瓶,为农户翻犁土地1000余亩,收割油菜、水稻2500余亩,发放耕地力补贴250余万元,惠及农户7400余户。大力发展冬瓜产业,投入24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达1500㎡的冬瓜加工厂,引入贵州农叔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冬瓜种植、收购、加工、外销产业链条,推动白塘冬瓜产业“接二连三”,2024年11月投入运营,每年为白塘村村集体经济增收约12万元,带动全县40余户大户种植冬瓜,并辐射黄平县、余庆县。
抓城乡、促融合,协调推进城乡发展
一年来,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升城关形象的有力抓手,持续建设和美乡村、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和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抓好环保宣传和污染排查防治,垃圾清运全覆盖,上、下翁哨村整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深入践行“千万工程”,改建户厕70个,投入资金119万元,实施2024年农村公益事业综合改革项目,为11个村(社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投入资金14万元,实施白塘村“两改两治理”项目,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点。开展6·29灾后重建,疏通村组道路50余条,开展雷洞沟地质灾害集中避险搬迁工作。
在推进城镇精致管理方面,完善西正社区及文化社区路面、巷道排水系统、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办理调处各类事项500余件(次)。发挥“院坝协商”议事载体作用,推动居民自治。2024年,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坚持引导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激活创建“源动力”,通过推行小区自治模式,南官营、飞凤社区、佳誉景城小区等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在参与中得到实惠、受到教育、提升素质;在飞凤社区开设老年助餐食堂、南官营社区通过社区协商盘活公共停车位,收益用于公共服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推行“一约四会”、寨管委等群众自治机制,常态化整治滥办酒席、早婚早育、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持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依托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坚持以文化人,让群众当主角,人人上台做“民星”,主办上翁哨村“油菜花节”、白塘村第二届“冬瓜杯”篮球联赛、“锦绣前程”文明实践等活动,协办春节龙灯展演、水龙狂欢、端午龙舟赛等活动,为全县人民和广大游客送上“接地气”又“冒热气”的文化大餐。
抓巩固、促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年来,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举全镇之力,合力攻坚。聚焦责任落实、持续增收、产业发展、稳岗就业、帮扶协作、乡村治理、问题整改全面发力,“3+1”保障问题动态清零。2024年,全镇脱贫人口2067户8886人实现稳定增收,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0.57%。争取资金110万元,解决沙坪村、东门社区饮水困难,惠及农户63户275人。建设南官营帮扶车间,引入贵州亿丹妮服饰有限公司,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为社区增收10万元。打造易地搬迁社区“微田园”1274宗,丰富搬迁群众“菜篮子”,改善社区周边生态环境。通过刺绣厂、服装厂、电子厂等帮扶车间,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让搬迁群众安居更乐业。
抓实事、惠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年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全力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在稳岗就业方面,全力搭建就业平台,举办就业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全年开展职业培训629人,有组织输出就业173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53个。在教育方面,着力抓实控辍保学、送教上门、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全年为特殊儿童送教上门416人次,培训学员718人。在打造健康城关方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村级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在民生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孤儿、残疾人、80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障政策,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孤儿生活补贴、临时救助、高龄补贴等各类惠民资金约1678万元,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
抓安全、保稳定,持续强化社会治理
一年来,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安全生产方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强化各项安全措施,加大各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入户检查消防安全1.3万余户,排查小型经营场所1600余家、山塘水库86次,开展地质灾害演练10余次,农村自办宴席备案登记及现场督导率达100%,2024年,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巩固和稳定向好。在防汛救灾中,全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获得黔东南州2024年防汛救灾抢险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2人。在社会稳定方面,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建设,建成1个镇级综治中心,24个村级综治中心,配备网格员114人。抓紧抓实各类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66余件,调处成功451余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铲毒踏查、打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工作,持续开展政法大走访、党政机关大走访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抓组织、夯基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一年来,立足于学、突出于实、把握于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立足于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引导全镇广大党员群众在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今年来,召开党委会议42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7次,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30余场次。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专题研讨2次、读书班1次、专题学习30次,上专题党课31场。
突出于实,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2024年,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选树先进党组织2个,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后进党组织1个。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各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560余次、“主题党日”330次;组织开展24名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倒逼履职尽责。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动态储备后备力量82名。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9枚,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84人,慰问防汛救灾抢险一线党员、干部14人。
把握于严,开展集体“三资”核实登记,盘清“家底”,有效管理。开展监督检查70余次,预防提醒谈话179人次,警示教育32场(次),约谈全覆盖。围绕“四个聚焦”18个领域持之以恒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24年,立案19件,结案23件,处分21人,诫勉谈话2人。
击鼓催征再出发,奋楫扬帆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城关镇将以决战决胜的奋斗姿态,以敢为人先的务实作风,厚植为民服务情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绘就城关高质量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