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墨云山 中国施秉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施秉 » 施秉发展 » 经济发展
乘势而上正当时,奋勇扬帆写新篇——2024年杨柳塘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悠悠苗乡古道长”,伴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2024年,杨柳塘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释放动能,以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坚定的奋进姿态,在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踏出坚实有力的前行足迹,书写着古朴苗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回顾2024年,“刻道之乡”杨柳塘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20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000亩“小改大”高标准农田建设、260余亩“土地银行”再升值,1000亩油菜种植、“智慧杨柳塘”建设以及“巴梭芦笙节暨刻道文化节”“六月六”粽粑节、高塘“卯节”……一幅幅欣欣向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抓增长、扬优势,激活发展“动力源”

聚焦资源优势,深化主体培育。稳固建设香菇菌棒厂和生产基地、林下中药材、白洗黑毛猪(地标品种)保育场等优质产业项目,建设容量3000m³气调库2座,推动标准化乡村民宿建设4间。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新建农机合作社1个,购置全程机械化设备25台。改变传统产销方式,建立订单销售模式,建设菜籽油、灵芝等农产品初级加工车间,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外来投资企业2家,打造地坝灵芝、桎木山茶叶等产业品牌。

聚焦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一保二推三改”,以村级合作社为载体,集中收储农户闲散地、撂荒地、零碎地,通过消垄、平田、修路、通渠等方式,实现“小田变大田”,提质改造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业土地。筹集资金采购农业全程机械设备,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组建30人的农机服务队,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高效完成撂荒地整治103亩,新增耕地413亩,实施完成“小改大”达1000余亩,并全部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确保全镇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8万亩以上,粮食单产同比增长5%以上。

聚焦民族特色,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持续提升本地民族文化影响力、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名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先后举办屯上村巴梭芦笙节暨刻道文化节、板屯村“六月六”粽粑节系列活动、高塘“卯节”抓鱼活动,累计服务游客超5万人次。不断提升苗乡群众技艺水平,持续做好本土苗族文化技艺传承培训,组织苗族刺绣培训、芦苇歌舞培训等4场次。

聚焦多元发展,以创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化科技赋能农村发展,开发“数字杨柳塘”平台“赶大集”板块,抓取农户剩余农产品信息,有效集聚全镇农产品资源,通过平台搭建,实现供需主体之间的信息互通,从而打通农产品流入市场的关键环节,有效健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基础壮大,促进群众增收。围绕红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大力探索“1个收购商带动10户农户”的“订单式”购销带富模式,建立“收购商下单→收购商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政府发苗→农户种植→收购商收购产品销售”全链条式服务。

汇众力、促协同,锻造前行“助推器”

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兜底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紧盯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两个关键”千方百计促农增收。2024年新增纳入监测管理41户,累计识别监测户共174户,已消除风险115户,其余59户持续监测困难情况,并制定一户一册,确保兜住贫困底线。以种养产业奖补带动1256户农户参与各类种养殖,累计发放资金560万元,户均增收4452元。多措施盘活低效闲置资产项目6个,提升产业效能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基本保障风险排查,兜牢脱贫底线。今年来,开展住房安全排查42次、医疗专项排查18次、饮水安全保障排查9次,整改问题16个。

夯实基础建设,打造宜居环境。持续抓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长田村停车场2个,新增停车位10余个;建成长田村篮球场,为群众健身锻炼提供场所;修缮长田村集镇区人行道,增置花坛增加“颜值”,规划斑马线3处。加快“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奋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地坝村坪上为试点,利用废旧轮胎改造绘制特色“轮胎盆景”55个,打造特色微景观2处,为和美乡村鲜艳上色。

推进文明建设,为乡村治理增活力。创新“三亮三促”工作模式,坚持以党员干部亮作风,乡里乡亲亮行动,村庄院落亮特色的“三亮三促”模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激发群众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今年来,开展卫生评比活动4次,评出文明示范户8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文艺表演、爱心助农、卫生环保等活动,志愿服务群众1000余人,用实际行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感”。

凝聚资源合力,促进村集体双增收。以“四联双增”为引领,以“强基地、重示范、育大户”为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双增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等方式,多方面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目标,其中地坝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0万元,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重民生、谋福祉,绘就幸福“新画卷”

抓牢稳岗就业,强化就业服务。以乡村公益性岗位、本地产业发展零工吸纳、外出务工岗位推荐等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502人,落实跨省务工交通补助1836人,落实稳岗补贴252人,开发劳务协作公益性岗位100个。有效组织免费劳务输出1593人,点对点输出劳动力288人,加大对东西部协作区域广东佛山、东莞用工企业输出,其中有组织免费大巴劳务输出到广东就业265人,扎实完成全县点对点劳务输出目标任务。

守好民生底线,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水平。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按标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原则,新增低保对象21户86人,申请临时救助39户,确保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进一步优化和推进“数字杨柳塘”数字化平台建设,探索大数据统资源、保增收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有效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开设互助板块,通过“一键式帮助”及时提供精准救助,让留守人员等困难人群得到有效管护,持续提升基层管理效能。

多举措动员参保缴费,提升群众医疗救助水平。按照“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突破难点”的工作思路,划分包保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包保,采取“先易后难”、逐个突破的方式,运用微信网络自主缴费+上门服务代收代缴相结合的缴费方式,切实打通群众缴费“最后一公里”,自2024年以来,杨柳塘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收完成率始终稳居全县前列。

常态化抓好落实,助推养老保险提质增效。精准掌握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人群,聚焦不同参保群体,分门别类梳理相关政策和常见问答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零距离、面对面、一对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讲和解读,提升群众养老意识。2024年以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计缴费人数2827人,60岁到龄待遇申请187人,全镇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3098人。

保安全、降风险,撑起稳定“保护伞”

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对农村消防、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地质灾害、小型经营场所、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校园等人员密集场所扎实开展风险管控和动态排查,创新“六必看”工作机制,深化农村入户安全排查,守牢群众安全“防范网”。2024年以来,开展农村消防检查4832户,道路交通检查56次,小型经营场所排查113家,食品安全检查21次,非煤矿山检查7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13次,开展“六必看”行动走访排查1000余户,排查安全隐患20余个,已全部整改。

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防范化解风险。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会治理体系作用,排查矛盾纠纷50件。三年来,全镇实现上访人员全面“清零”。以“联系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片区村干+民警+网格员”的包保队伍为核心力量,打击毒品原植物种植5起,铲除49株,通过村规民约对外流贩毒和家族式贩毒风险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并成功“摘帽”。

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激发自治活力。以村党组织为引领,搭建“院坝协商”“板凳会”等议事平台,鼓励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环境治理、矛盾调解等村务,以“建言献策”的方式参与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引导良好公序良俗,通过村级组织善治促进群众自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显著提高,杨柳塘镇连续四年没有发生农村消防事件,近年来没有出现新上访事件,社会环境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正党风、固根本,厚植政治“好生态”

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防线强作风。党政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2次,定期研究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谈话提醒10次。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典型案例4次,覆盖党员干部200余人次,开展廉洁教育学习8次,通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集中学习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等方式,持续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深入实施“归雁工程”,筑巢引才强动能。组织返乡人员座谈会3场,积极动员在外人才留乡就业创业。壮大基层建设队伍力量,定向引流应届毕业生、返乡人才、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进入村支“两委”2人,培育村级后备力量27人,其中储备党支部书记人选14人。提升基层“头雁”履职能力,组织开展“擂台比武”2次,以赛促能提升干事本领,强化对“一肩挑”跟踪管理,全面掌握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和履职能力情况,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村干部6名,其中调整村党组织书记2人。

坚持分类施策“强双基”,培根固本强组织。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四抓四强”行动为抓手,围绕“五个基本”建设要求,选出1个先进村党组织和1个后进村党组织精准做到“排队抓尾”,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施策、整顿提升,不断营造争优氛围,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持续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引导7个村党组织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抓产业、促增收、惠民生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坚持用好星级化管支部、积分制管党员制度,持续提升村党组织及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

回首往昔,“刻道之乡”“白洗猪”“桎木山茶”“小改大”……每一步都凝聚着心血与汗水,蓬勃的发展活力和扎实的建设成果让人满怀信心,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引领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新征程上,杨柳塘镇将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不断书写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