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白垛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努力为白垛乡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辉煌的篇章。
政治引领抓党建 基层基础更加牢固
深化理论武装 ,突出政治引领。坚持带头贯彻“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制定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乡党员干部学习“必修课”。今年来,用好黑冲红色教育基地等“一基地两课堂”载体,组织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8次,集中学习110场次,讲党课45场次,专题宣讲52场次。
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发展合力。牢牢把握发展党员“16字方针”总要求,致力把牢发展党员“入口关”“培育关”“实践关”。一年来,发展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13名,开展党员培训班2期6人次,举办农村党员兜底培训2期120人次。通过“两建一送结对子”的方式常态抓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在干部人才管理方面,积极推行党委班子成员与乡村两级干部“1+N”结对帮带机制,加强思想、业务、能力“三个帮带”,助力干部成长;设置“青春奋进奖”“中流砥柱奖”“老骥伏枥奖”等奖项进一步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坚持选育管用“一体化”配强“致富能人型”支书7名,35岁以下村干部16名,引导2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建立“白垛乡乡土人才库”,开展致富带头人等实训12场次300余人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5名。在全县率先推行村集体经济公司职业经理人公开招聘模式,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懂农业技术、懂农村发展规划、懂综合管理的新时期农村工作队伍。
强化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一年来,组织全乡各党支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18次,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委班子和党员检视问题清单323份,带头上党课2场次,组织开展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集中学习研讨2次。创新建立白垛乡领导干部“面对面”交心谈心机制,累计开展座谈10场125人次,及时解决工作困难问题26个。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集中开展警示教育4次,发放纪律提示和通报4期次,严肃问责履职不力村干2人,促进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全力以赴稳增长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铆足干劲攻坚,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对标项目清单,大力推进项目实施,为扎实稳住经济提供有力支撑、蓄积强劲动能。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457万元。其中: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34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15万元。实施中投帮扶资金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目前在有序实施中。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坚持不懈培育壮大乡村优势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破解发展瓶颈,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年完成烤烟种植面积1.29万亩收购3.24万担,烟农增收4966万余元;发展黄金脆梨等精品水果及中药材等9800余亩,实现经济价值超7000万元;同步推出“黔梨膏”“100%泉水梨原汁”、辣椒烘干等产品深加工,带动物流运输、种子化肥销售、农村电商等产业齐步发展,推动产业接二连三。
优化营商环境,招商成果显著。白垛乡结合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转变招商理念,通过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力度,不断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发挥资源招商的主体作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千方百计引进一些投资规模大、税费贡献大、产业带动强的项目,着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4年招商引资共完成投资200万元。
多措并举提质效 和美乡村更加宜居
健全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今年以来,共纳入监测7户19人(农户自主申报纳入监测2户4人、预警线索核实纳入监测4户14人、走访排查1户1人)。对识别的监测对象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政策,确保监测对象稳定脱贫不返贫,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通过防返贫保险等措施帮扶“三类户”5户,发放资金3.152724万元,已消除风险7户23人。
干群齐心共建,改善人居环境。坚持打基础、补短板、促提升,下大力气狠抓人居环境改善。今年来,新建改建污水处理项目1个,增配垃圾箱10个,新建排污沟渠1000余米,新修建配齐黑冲片区消防设施。开展卫生整治活动160余次,累计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7500余人次,选出示范户29户。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8余场次。
深耕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一年来,推进红六军团黑冲研学基地成功挂牌运营,着力做实“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红色研学”3篇文章,组建红色讲解员队伍,全新推出“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干部党性教育”“乡村振兴观摩”等4方面研学精品路线并成功融入州级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不断创新和丰富旅游业态,做到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精神感染人,融合产业留住人。全年累计举办和承接各类培训33场次,接待各类研学及游客389批3.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240余万元。同时,有效利用明超“徐霞客游记”、冯冠博“王阳明悟道”等拍摄团队及“深圳姐妹自驾游贵州”等网络大V旅拍引流,以白垛黑冲“一柱擎天”等景点为主线,联动白垛山洞、石家湾高坳银杏、胜溪肖家坝瀑布等特色景点形成全域旅游模式,全年吸引省内外“驴友”1.9万余人次,带动农家乐、精品水果等实现收益60余万元。
矢志不渝办实事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精准落实政策,拓宽就业渠道。 白垛乡开发公益性岗位163个,其中东西部协作公益性岗位90个,累计召开招聘会3场;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带动脱贫户劳务用工21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2.85万元。通过开通“点对点”直通车输送外出务工55人,发放稳岗补贴、交通补贴234人次,资金14.35万元。提供广东、浙江等岗位信息320余条。
厚植为民情怀,强化兜底保障。2024年为全乡低保户190户385人发放保障金;为26户26人分散供养特困户发放特困供养金;为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发放救济粮9690斤;为236位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实施临时救助11户41人,发放救助金1.85万元。全乡脱贫户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应签尽签。全乡脱贫人口及监测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全乡发放项目利益联结分红资金76.99万元,覆盖全乡脱贫户、监测户和一个村集体。实施种养殖奖补项目2个,累计补助到户资金170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切实增强获得感。2024年着力实施污水管网改造,修建小型污水处理池45个,排污管网2000余米,涉及受益群众156户560人(其中脱贫户16户58人)。同步实施黑冲饮水提升项目,新建一处80立方米的蓄水池,两套抽水设备和改造供水管道,累计投资34万元,覆盖群众115户456人。为提升村级阵地建设,乡政府移交6所小学校舍让村使用,2024年完成白垛、胜溪两个村党群服务阵地升级改造。
慎始如终守底线 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强化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召开12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举办3次安全生产培训会,开展防汛、消防、森林防火应急演练6次,累计开展专项排查301场次,对九小场所、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重点场所、地质灾害隐患点等排查整改隐患41处,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多元共治共建,提升治理效能。深入开展风险纠纷排查化解。聚焦矛盾纠纷和重点时期,网格人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4年共化解矛盾纠纷46起,未发生“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有效防范4起房地产领域引发的信访问题风险。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扫黑除恶、国家安全、防范养老诈骗等各类学习宣传30余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工作。2024年白垛乡在施秉县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枫桥式工作法”大比武中获得乡镇“枫桥式综治中心”比赛一等奖。
搭建“院坝协商”,培育文明乡风。 白垛乡把院坝协商作为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抓体系构建、抓群众主体、抓重点热点、抓长效机制,探索创新议题在一线收集、议事在一线开展、成果在一线落实“三个一线”工作举措,围绕乡风文明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实施推进了靓化乡村、美化庭院、净化村庄“三化”行动打造宜居乡村,研究商定了《红白喜事“五控一提倡”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商机制》《森林防火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三项”机制促进乡风文明,让商有平台、成果转化。今年我乡白垛村、石家湾村召开院坝协商现场会,得到《求是》杂志、新华社、人民政协报、央视网等近20家主流媒体报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白垛乡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握时代机遇,以果敢之姿奋进,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朝着更高目标再次出发,以更大力度谱写白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