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墨云山 中国施秉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施秉 » 施秉概况 » 历史沿革
发现之旅:施秉西华山探秘

“十三五”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指出:“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使人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修身养性。施秉县自然条件优渥,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施秉县作为一座融山、水、林、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的“江南小城”,不仅如此,施秉县还是一座具有历史性的文化小城,据统计,在施秉县省级文物1处、州级文物5处、县级文物23处,其中,施秉县西华山因地势独特,风景秀丽,内有历史悠久的保护性文物,被众多驴友和文化爱好者选择作为探秘打卡、修身养性的优选地之一。由县民政局和县文旅局组成的六人考察组深入西华山考察寻密探险的旅游线路。

施秉西华山,位于施秉县西南面,地处城关镇伍旗村雷洞沟寨的西侧,距离县城约5.7公里。西华山山顶平缓,面积约70亩,原在山顶南侧建有佛堂禅院,北侧有道观书斋,一度香火旺盛,后于清咸同年间,因战事被火焚毁,仅存有一株桂花树和遗址。现山下溪涧上尚保留有石砌拱券型山门和残桥各一座,其处地清幽,据《镇远府志》记载,为清道光庚戌年间原潕溪村信士杨廷侦出资,由石工徐朝正所建。

西华山迄崖峭壁,由于长期的雨水侵蚀,峰腰群石攒簇,像那叠萼莲葩的出水芙蓉,花瓣清晰可见,西华山因此而得名。自山脚处远眺,其山间神秘莫测,且有清泉自内流出,因为其优质的水源条件,非常适合“鸭嘴鱼”的养殖,故山脚处布满了鱼塘。考察组沿着溪水自下而上行走,林很深,路也很窄,曲径通幽,两边是绝壁的山体,昂首只见一条天空线,宽度约在10-20m间,故有"一线天"称号。越过天心桥,通过石拱门,穿过竹树林,自下而上爬行,便现一异山,两石相依而生,一高一低,盘缠于云雾间,恰似“猴王大闹天宫”,忽而光芒四射、云雾弥散,又似“公公背媳妇”,此情此景,美不胜收。攀岩走壁,登石而上,其路蜿蜒崎岖而又不失探险探秘之趣。登上山顶,存有一佛教寺庙遗址及其石礅,左右两侧竹林丛生,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竹名为“罗汉竹”,这大概便是古时太阳山上躲避混乱的佛家人留给当代的特殊符号。

西华山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考察价值的奇山,它山路奇险、风景盛美、鱼鲜味美、山水相依,可作为露营、乡村旅游及探险、探秘旅游项目开发。作为苗疆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漫漫岁月里,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斗转星移,西华山始终屹立,守护着施秉的成长,在岁月的尘埃里熠熠生辉。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