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墨云山 中国施秉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走进施秉 » 施秉概况 » 民族宗教
高塘苗寨弄卯节

施秉县杨柳塘镇高塘苗族自然村(苗语音译为巴峡),位于施秉县城南部,距县城30公里,座落于高塘山上。高塘三面河水环绕,村落环高塘湖而建,风景优美。每年农历七月第一个卯日的头一天清晨,全村男女老少都集中在寨中的高塘湖畔,由寨老主持举行过祭祀仪式后,即全部下到湖中,使用传统的撮箕、鱼罩、捞斗等工具下塘捕鱼。捕得鱼来,各家各户又杀鸡宰鸭,与所捞到的鱼分别煮熟,同从稻田中采来的谷穗一起摆到桌面上进行祭祖,然后就与前来赶节的亲友一起喝酒唱歌,庆贺丰收。

高塘苗寨过“弄卯节”(直译为“吃卯”,即吃新米饭的意思,现在民族文化研究人员称之为“吃新节”)全寨人下湖中捕捞鱼虾这一独特习俗,不仅在施秉县,而且在黔东南州、贵州省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这一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高塘寨中的苗族先民原居住在该县双井镇,世代开垦荒地,繁衍生息。家里有兄弟三人,其中老三名叫龙哥,他每天下午都要到寨后的龙塘洗澡。龙哥在洗澡时,不准谁去偷看,否则将遭灭顶之灾。有一天,寨中有个名叫宝沙的人前去偷看,只见正在洗澡的龙哥满身鳞甲,把平时宁静的水面搅的如翻江倒海,宝沙吓得当场死亡。第二天,龙哥请家族的人安埋了宝沙,并当族人的面发誓,为了今后不再有谁因为偷看自己洗澡而死亡,决定离开大家,到一个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去住。于是,龙哥披荆斩棘历经艰险来到高塘,他见这里山高坡陡,林莽丛深,远离人烟,就给这里取名为“巴峡”(即穷岭之意)。他在巴峡落下脚来,早出晚归地垦荒造田,春种谷子秋种油菜,经辛勤劳动渐渐改变了穷岭的旧模样。不久,龙哥趁农闲时外出游方,用歌声寻到一位美丽的姑娘,跟着他来到巴峡生儿育女,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来,又有几户苗胞迁徙到巴峡安定下家,使这里逐渐形成山清水秀的村寨。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当年的龙哥已被后辈们称作龙公,但是他每天洗澡的习惯仍然没有改变,而且村里的人同样不能偷看他洗澡。又过了很久,有一天龙公嘱咐家里人说:“我过世之后,每天还要到高塘洗澡,全村的人可以在九月的第一个卯日到塘里同我一起洗澡。不管男女老少,洗澡之后 不仅不会死,而且日子会越过越好。”龙公去世以后,他的后人和寨邻们依照他的嘱咐,每年到九月的第一个卯日,就都集中到湖里去洗澡,果然全寨人都平安顺利。大家开始去洗澡时,发现湖里的鱼很多,便捕捞起来煮成酸汤鱼,备上自家酿造的米酒,热热闹闹地预祝这一年粮食丰收人畜兴旺。全寨人每次所捕捞到的鱼虾,都多得一时又吃不完,怎么办呢?大家一商议,就决定在七月第一个卯日的头一天,各家各户请亲戚朋友前来“弄卯”,共同庆贺。这样到了“弄卯”的头一天,亲戚朋友一路上有的骑牛、有的骑马、有的步行,有的提着画眉、有的吹着芦笙……各路亲戚朋友到来后,自然要观看捕捞鱼虾的盛况,然后再坐下来饮酒对歌。当然,到了夜晚在寨子附近的游方坡上会传来悠悠的木叶声和有节奏的巴掌声,那是外来的苗族后生邀约寨中姑娘前去游方的信号……

这样,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塘“弄卯”节就作为苗族民间节日的形式固定下来,而在“弄卯”节的头一天全寨男女老少下捕捞鱼虾的习俗至今也没有改变。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