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70大寿生日,只办了4桌酒席,省时、省力、省钱,老父亲也高兴!”8月21日,说起在村里的“合约食堂”操办酒席,施秉县杨柳塘镇长田村村民吴老冬赞不绝口。
笔者在施秉县杨柳塘镇长田村看到,由杭州市临安区对口帮扶援建的“合约食堂”投入运营。该项目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90万元,建有厨房1个,用餐大厅1个,设有餐桌40张,可同时供400余人就餐。
“合约食堂”,顾名思义,就是合约化的食堂,即通过寨规民约的形式,约定办酒标准、办酒形式的集中办酒模式,以达到遏制滥办酒席之目的。
“小孩满月酒、老人生日酒、孩子升学酒、买车庆贺酒……过去办酒席确实太多了。”聊起吃不完的酒席,村民吴昌军一脸无奈:“礼金年年上涨,从10元、20元,到现在100元也拿不出手。所以送出去的礼金多了,就想找机会收回来,其实这样折腾是在浪费钱。”
杭州市临安区帮扶施秉县工作队负责人告诉笔者。今年以来,两地党委政府在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中,除了坚决贯彻落实完成两地脱贫攻坚规定动作任务外,还积极谋划创新自选动作,积极帮扶贫困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经济发展、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整治滥办酒席,树立文明新风,实现移风易俗,构建和谐社区,助推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清零”目标。
“合约食堂”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覆盖杨柳塘镇长田、板屯、屯上三个行政村,由长田村党支部牵头,村合作社负责运营管理,聘请贫困户组建酒席服务队,负责为村民提供红白喜事操办一条龙服务。每次酒席承办合作社可平均获利1500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2万元以上,可解决5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利益链接贫困户59户144人,每人年底可分红500元。
“合约食堂”在已经掀起了当地移风易俗的风潮。长田村支书吴光能介绍,自食堂开业运营以来,全村共在“合约食堂”操办红白喜事10余场,不仅抵制了以前村民之间的攀比现象,还杜绝了“借机”办酒席的习惯。“以前年轻人结婚,在自己家里办酒席,好烟、好酒、好菜……一个比一个讲排场。”吴光能说。“人生幸福并不在于婚礼多气派、多风光!”刚在“合约食堂”办了结婚酒席的小吴说,明天他将赶往浙江上班。
在长田村,休闲广场、文化长廊、讲村风民情故事、树村土人物榜样……与“合约食堂”融合一体,一阵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村民告诉笔者,下一步,将在“合约食堂”严禁大办酒席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其服务功能,把“合约食堂”办成农家乐、乡村旅游接待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赋予了“合约食堂”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功能,丰富“合约食堂”的时代内涵,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