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施秉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抢抓“红色江山”与“绿色中国”两个机遇,加快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在用好红色资源、做优绿色旅游、建强金色农业的“三色经济”上下功夫,带动全县乡村产业整体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红色资源领航红色经济熠熠生辉。坚持以本地红色资源为引领,围绕红六军团到黑冲战斗红色史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施秉)建设点和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精心打造黑冲红六军团战斗遗址、鹅翅膀战斗遗址和翁西村党史馆、村史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过图片、实物(场景)再现、人物故事展示等方式,吸引广大游客深入体验,逐渐形成“以红带旅、以旅传红、红旅结合”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辐射带动2000余户农户吃上了“红色文化旅游饭”。
二是旅游资源引领绿色经济蒸蒸日上。以打造全国著名水车小镇为契机,推进核心景区联通互动建设和深化全域景区开发,加快引进市场主体、国有平台公司投资发展酒店、民宿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一批避暑康养游、非遗研学游、休闲观光游等绿色旅游精品路线,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聚焦“大宣传大营销”思路,积极策划举办全国独木龙舟邀请赛、迎国庆·贺丰收万人捕鱼大赛、偏桥泼水节暨玩水龙狂欢表演等聚人气活动,唱响“水墨云山·中国施秉”旅游品牌,提升施秉旅游知名度,助推“绿色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共编制旅游产业化储备项目37个,项目总投资64.97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43.95亿元。
三是金色产业构建金色经济新格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用“绿色”生“金色”,做强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积极发展油茶以及黄金脆梨、油桃、葡萄等精品水果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培育和引进加工型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着力抓好牛大场太子参交易中心、双井镇林下魔芋种植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实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全面构建农业产业的金色经济发展新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完成中药材种植11.38万亩,其中与国药集团合作发展太子参规范化种植1万亩;魔芋规模化种植2万亩;精品水果8.52万亩、产值0.9647亿元;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