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墨云山 中国施秉欢迎您!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脱贫攻坚
施秉县“1234”举措深化东西协作结对帮扶

今年来,施秉县抢抓佛山市高明区结对帮扶机遇,全面落实新一轮协作协议,深化拓展“广东企业+施秉资源”“广东市场+施秉产品”“广东总部+施秉基地”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协作领域,推进两地协作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

围绕“一条主线”。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主线,集成帮扶对象、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体系,确保结对帮扶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签了《高明区人民政府·施秉县人民政府“十四五”时期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联合印发了《佛山市高明区对口施秉县2021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计划》。接收东西协作资金4600万元,社会捐赠资金335万元。开展领导互访6次,联席会议5次,互派挂职干部4名。

锚定“两个统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统筹做好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与施秉县甘溪乡、马号镇等7个被帮扶乡镇的政策措施的衔接协同,完成镇村、学校、医院结对3对。通过指标量化、畅通平台、跟踪问效等措施,统筹谋划,靶向施策。共建牛大场太子参产业园,实施帮扶项目8个,乡镇接收协作资金54万元。

筑牢“三种机制”。建立协同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需求对接的定期调度机制、任务落实的评估考核机制。明确主要领导每年要到对方召开联席会议2次以上,两地相关结对帮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月度汇总、季度调度、半年交流、年度总结,研究部署和协调推进工作。明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联络协调和工作指导,设立工作专班,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科学安排帮扶计划,确定帮扶任务,细化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明确将结对帮扶工作要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重点考核产业合作、劳务协作、资金支持、人才支持、社会参与等方面,确保帮扶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紧扣“四项任务”。着力在产业、就业、人才、社会帮扶等4个方面下功夫,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建立和完善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优化人才帮扶机制,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鼓励支持辖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志愿者到被帮扶县开展产业合作、捐资助学、支医支教、社会工作和消费帮扶等活动。共建农业产业园区1个,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3场次,新引进广东籍企业落地5家,新增实际投资额200余万元,原有2家广东籍企业新增投资50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班13490人次。开展招聘会2场次,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近就业867人,销售农特产品及手工艺品9081万元。

  • 扫一扫在手机当前页面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博
  • 扫一扫关注政府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