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连日来,城关镇坚决贯彻落实当前做好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村“社区”五大员、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医就地转化为抗疫先锋志愿服务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政策宣传“接地气”
“农村疫情防控‘十要’‘十不要’要记好,安心过年少不了,一春节出行要错峰,二疫苗接种要跟上......”一大早,城关镇平宁社区的“移动喇叭”又响遍大街小巷,为确保农村疫情防控措施知识普及到位,热情的苗家妹子党员雷莺亲自上阵录制疫情防控音频。“每天都听到社区的‘大喇叭’宣传,一遍施秉话、一遍苗话,大家都听‘腻’了。”平宁社区居民吴光珍笑着说道。此外,该镇还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及百家群及时推送政策信息、“线下”发放《施秉县农村疫情防控明白卡》,确保宣传全覆盖。
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下翁哨村,村医罗淋仔细地为86岁的吴兴秀量体温、测血压,“老人家,这个健康包里有退烧药、止咳药,还有口罩、酒精和抗原等防疫物品,如果不会使用随时打电话给我,我的电话是......”在一旁的包保干部邓庭芝详细地向老人介绍“健康包”里的物资,并贴心地写下使用方式。
为保障农村特殊困难群众防疫需求,该镇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全面摸排辖区65周岁以上人员,残疾人员、孕产妇等六类人员,分级分类登记在册,实行“1名干部+1名村医”包保模式,193名党员、干部包保全镇重点人群3057名,开展上门诊疗、走访慰问,并发放“贵州健康包”,一天一沟通,精准掌握重点人群身体健康情况,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
见医见药保民生
近日,“红马甲”和“白大褂”成为村里最受欢迎的队伍,为切实筑牢人民群众“健康屏障”,城关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城关镇新红村潘礼明开心地说道:“家里就我和老伴在家,之前一直担心生病发烧去县里看医生不方便,现在每天都能在村里看见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和‘白大褂’的村医,经常来家里询问我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还帮我们带药,有他们在我就放心了。”目前,该镇开展送医上门志愿服务活动70余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城关镇 刘子意)
各村(社区)送医上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