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莉) 近年来,施秉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每到夏季,杉木河作为施秉县打造的夏季“避暑游”品牌,把“凉资源”做成“热经济”,游客纷至沓来,为点燃“夏日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如果为了发展经济,污染了杉木河,破坏了生态环境,那是要不得的。”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受到高度关注,施秉县群众对杉木河水生态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之前,施秉杉木河白沙井段旅游资源因开发因素影响,导致旅游管理不规范,两岸餐馆污水处理不彻底,‘沙滩烧烤’洗涤废水直排杉木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较为严重,对杉木河水生态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州生态环境局施秉分局局长郝法权告诉记者。
对此,施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杉木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多措并举实现杉木河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建立了“双河长”保护体系。杉木河设有县级河长2人、乡级河长8人、村级河长6人,沿河河长制公示牌设置规范,明示了河长姓名、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有关信息,监督举报电话畅通。
实施流域水生态环境系统保护。2020年依托杉木河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与内涵丰厚的历史文化,投资3.6亿元对杉木河进行全方位打造,对杉木河白沙井景区进行全面整治,包括景区内餐饮业油烟和污水全部接入县城污水管网,对河道及沿岸进行清理,确保河道不出现缩窄、截弯取直、渠化硬化情况。加强打击企业乱排污水违法行为,对工业废水源头进行管控,确保河道整洁畅通,有效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
水环境“颜值”与水经济“产值”双提升。施秉县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围绕“城景一体化”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以生态旅游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依托杉木河生态资源优势,在以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规划建设杉木河(白沙井)夜漂景区,在杉木河白沙井内建设玻璃悬廊、七彩沙滩、夜间浪漫灯光秀、大冲刺、水滑道、虚拟动物乐园、百米瀑布、越野山地车、夜间漂流等旅游业态。
杉木河的水生态环境改善后,给施秉县旅游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白沙井夜漂景区业态提升,白沙井夜漂景区高空玻璃悬廊、夜漂、小火车、激流勇进等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同时,充分利用本地清凉优势,以及世界自然遗产云台山、中华第一漂杉木河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全县划分康养避暑旅游区、森林避暑旅游区、滨水景观休闲旅游区、避暑旅游度假休闲游乐区、避暑旅游夜间经济集聚区等5个避暑旅游区。完善各避暑旅游区服务功能,增强食、住、行、购、娱、医等环节保障能力,提升避暑旅游接待水平。目前,全县培育避暑乡村旅游客栈51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15条,新增特色旅游产品16个。2024年1-9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58.1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