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318373 成文日期: 2023-02-14
文 号: 施府发〔2023〕2号 发布时间: 2023-02-16
发布机构: 施秉县人民政府 文件有效性: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3-02-16 17:05 字体:[]

施府发〔2023〕2号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施秉县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施秉县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4日

施秉县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黔东南州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黔东南府发〔2022〕6号),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州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抢抓国家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全面开放新格局、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和省级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历史机遇,全面推动施秉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结合施秉县实际,到2025年,全县开放型经济实现“三翻番、一突破”目标,即:外贸进出口确保200万美元、力争300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00万美元,净出口占全县GDP比重达0.7%以上,实现三个翻番;跨境电商在2023年实现零的突破,力争在2025年超过50万美元。全县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开放型经济主体实力明显增强,开放环境明显优化,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三、重点任务

(一)夯实基础,培育特色开放型产业

1.巩固提升工业进出口水平。以全县重点工业产业为基础,着力挖掘进出口潜力产业。重点支持磷化工、重晶石、服装等企业提质升级、释放产能,形成出口新生力量,助力企业开展工业废气催化剂载体外贸进口业务。推动民族民间工艺品、生态特色食品、魔芋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等施秉县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提高外向度。(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积极培育农业出口能力。加快茶叶、中药材、蔬菜、水果、生猪等种养殖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加强自营出口能力建设,到2025年,全县在海关备案(注册登记)出口农产品基地达2个以上。抓好全县茶产业基地建设,提升施秉茶叶出口;加强全县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太子参、天麻、黄精等中药材品种,推动施秉县中药材进入国际市场。支持全县供粤港澳大湾区魔芋、生猪产业基地建设,打通绿色优质产品专供渠道,丰富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农林产品需求品种,充分发挥佛山对口帮扶施秉县作用,助推我县农产品进入港澳,乃至东南亚市场。(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3.推动服务业出口发展。全面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不断丰富我县民族文化旅游内涵和业态,宣传推介“水墨云山·中国施秉”文化品牌,依托我县杉木河、舞阳河、云台山等优势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民族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借助苗族“独木龙舟节”、“芭梭芦笙节”等节日活动,吸引外籍人士赴我县旅游,做大我县服务进出口额。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企业出国展演和走秀,拓展施秉县民族文化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重点发展以跨境旅游、民族文化出口为主施秉特色的服务贸易业。(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改革局、县民宗局、人民银行施秉县支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激发活力,壮大开放型市场主体

4.加大外贸主体招引力度。坚持以产业为核心,工业园区为载体,注重在各类招商活动中增加外贸企业招引份量,加大出口型企业的引进力度。不断发展壮大桃子湾、新红工业园区规模,引进一批出口型、服务型企业和中东部加工贸易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积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加强与佛山市的劳务协作,对我县劳动力开展劳务、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我县劳务人员到外贸服务型企业务工就业。(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发展改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多渠道做好外资招引工作。结合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目录,进一步用好国际合作资源,围绕新能源、康养旅游、工业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大力借助各类招商平台开展外资招商活动。做好现有招商企业的服务工作,开展以商招商,推动现有投资者增资、引资,形成二次招商效应。以桃子湾和新红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壮大提升工业制造体量和质量。积极开展外资招商活动,提供精细化服务,鼓励社会团体和群众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招引企业落地投资;加大二次招商宣传力度,形成以商招商的良好局面。(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发展改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鼓励壮大“走出去”主体。支持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承接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发挥佛山市对口帮扶施秉县辐射效应,积极对接佛山市外贸协会以及省内外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劳动力,扩大全县外派劳务规模。制定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制,利用民间绣娘、银匠等传统劳动力资源,打造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贸易型劳动力市场。(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教育科技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培育外贸流通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育县内龙头进出口贸易型公司,通过整合县内资源,统一对接国际市场,带动优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引进或培育1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代办报关报检、物流、退税、结算、信保等全链条服务。进一步扩宽招商引资渠道,重点加强对进出口贸易型公司的招商引资,引导我县龙头企业成功磷化开展对外贸易业务,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断壮大市场主体规模。(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国资办、县发展改革局、县税务局、人民银行施秉县支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8.积极引导企业属地报关。进一步提升部门服务水平,聚焦企业通关难点问题,全力做好对接工作,支持鼓励企业在黔东南州开展报关、报检业务,不断提高本地报关率。持续释放减税降费提效政策红利,积极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类税收政策,促进报关单回流。强化提升部门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序指导本土企业向外贸型企业转型,为企业做好报关报检服务,促进报关单回流。结合县情实际研究制定减税降费政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着力做好黔货黔统工作。全面梳理我县被省外代理进出口产品,建立工作台账,积极争取中央外经贸资金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引导茶叶、纺织、服装、化工等产品转为州内自营出口,引导矿产、医疗器械类产品转为州内自营进口。(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卫生健康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探索创新,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10.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积极引进知名优强跨境电商企业落户我县,助力黔东南特色产品“触网出海”;鼓励县内企业在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大龙网等第三方大型电商平台开设跨境电商店铺,拓展国外市场;支持县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多种形式在境外布局建设海外仓或建设独立站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利用佛山市对口帮扶资源,在佛山市建立农产品前置仓,借助佛山市电商企业打通外出销售渠道。(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投资促进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互联,加快开发通道建设

11.构建立体开放通道。积极融入“一主两翼多辅”开放通道项目建设,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历史机遇,结合施秉县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谋划编制大基建项目。向上级部门申报项目资金,加快水、陆、空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施秉分局、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2.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打通全县出省通道贸易物流枢纽网络,加快临安电商物流扶贫产业园二期工程、东山仓储物流等建设。加强与佛山市高明区的贸易协作,积极引进一批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优化丰富我县农产品贸易市场,高质量推动“黔货入湾”。(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引导聚集,推动开放平台建设

13.突出园区引领作用。做好重点产业培育,充分发挥园区资源要素聚集优势,吸引外贸、外资项目向园区集聚,推进园区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增强产业转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夯实施秉县主导产业基础,围绕以魔芋、生猪、中药材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优势,继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贸易合作,共同建设具有施秉县特色的产业园。(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4.提升对外开放载体功能。充分利用黔东南州陆港公用型保税仓功能,用好保税仓缓税、快捷、高效、低成本等政策优势,鼓励企业参与外贸活动,提升企业对外贸易灵活度。加强与黔东南州陆港工作对接,熟悉掌握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从事外贸活动搭建联络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建立进口商品直营、跨境电商和保税进口商品展示体验中心等方式,引进更多优质廉价的进口商品,提升全县人民的生活品质。(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5.搭建和用好对外开放国际平台。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参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等省内外重大国际性展会活动,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围绕“蝴蝶妈妈”、“舞水云台”、“锦秀黔呈”的文化品牌,做好银饰刺绣等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宣传推广,提高施秉县的知名度。利用优秀的苗族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我县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委宣传部、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优化服务,打造开放营商环境

16.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水平。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实施管理。积极推广贵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应用,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17.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全面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地方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积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深度融合。认真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贯彻落实《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外贸专员服务、外贸综合服务、外贸金融服务“三个服务”为推手,积极塑造“贵人服务”品牌,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发展环境。(牵头单位:县发展改革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司法局、人民银行施秉县支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18.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立足服务“双循环”新格局,对标省内外先进地区找差距,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简化外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年报程序,压缩办理出口退税业务平均时间在6个工作日内,进一步提高部门办事效率。(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责任单位:县税务局、县政务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加强互动,引进培育开放型人才

19.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招引沿海地区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国际贸易、国际商法、金融等领域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选派干部到国家部委和省厅(局)学习锻炼力度,积极争取对口协作城市选派干部到施秉挂职助力发展,选派干部到对口协作城市挂职锻炼或跟岗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交流,引进商贸领域高尖人才,将开放型经济人才作为我县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的重点引进对象,加大对本地外贸型干部的培养力度,对具有一定外贸业务知识能力的干部进行重点培养,进一步扩宽引才渠道,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教育科技局;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施秉县推进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部门和部分州直管在施秉县机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和商务局,保障相关人员和经费。结合施秉县实际,领导小组下设物流通道、产品两个专项组,分别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各乡镇比照成立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工作队伍。(牵头单位:县工信和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财金保障。加大财政对外向型企业支持力度,引导外贸企业向上争取中央外贸发展资金、省级、州级商务发展资金和“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等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经济。将外贸企业纳入州级市场主体培育政策支持范围,制定扶持外贸企业发展奖补资金政策,重点用于鼓励扩大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对重大外贸、外资项目可按“一事一议”,予以“一企一策”支持。加强宣传和引导,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关税保证保险等产品在外贸企业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对重点企业给予外汇结算、银行信贷、出口退税等“绿色通道”服务支持。宣传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县金融发展中心、县工信和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税务局、人民银行施秉县支行、黔东南银保监施秉监管组、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开放型经济项目用地支持,鼓励以租赁等灵活方式供应用地。鼓励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更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开放型经济。适当降低开放型经济项目用地投资强度要求。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流通设施。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近就业。(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展改革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附件:施秉县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附 件

施秉县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为统筹推进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特成立施秉县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如下:

一、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及人员组成

(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对外开放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

2.统筹指导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3.研究制定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考评办法、奖惩机制和其他指导性文件;

(二)组成人员

副组长:杨胜钦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王甲乙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潘年显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邰  浩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龙  燚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金延楷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蒋盛权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袁世良 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张  辉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李鸿琴  县发展改革局局长

       周诗权 县教育科技局局长

        杨正荣  县工信和商务局局长

        张德军 县民宗局局长

        姚凡鹏 县公安局政委

        曹前斌 县民政局局长

        钟 嬅 县司法局局长

        梅荣军  县财政局局长

        杨  义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杨子健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郝法权  州生态环境局施秉分局局长

        高祥龙  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吴展灯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杨秀莹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邓朝文 县投资促进局局长

    刘明菊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

    吴永贵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周义章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唐昌盛 县统计局局长

    郝 稳 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罗永富  县林业局局长 

       庞化丛  施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维  宽  国家税务总局施秉县税务局局长

      杨宇航  人民银行施秉县支行行长  

      李碧祥  黔东南银保监施秉监管组组长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物流通道、产品两个专项组。物流通道专项组组长由潘年显同志兼任,产品专项组组长由邰浩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信和商务局,邰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杨正荣同志兼任执行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刻制印章,因工作需要印发文件,由县工信和商务局代章。

二、各专项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

(一)物流通道专项组

1.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重大决策部署;

2.物流通道专项组负责研究提出降低外贸进出口物流成本等有关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全县外贸进出口物流货源组织等有关政策措施;负责统筹推进全县开放通道建设,协调解决开放通道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3.完成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产品专项组

1.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重大决策部署;

2.产品专项组负责围绕我县优势工业品、农产品、民族民间工艺品开拓国际市场,宣传外贸政策,为外贸进出口企业开展综合服务工作,指导外贸企业申报有关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3.完成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

1.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重大决策部署;

2.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领导小组的会议筹备、组织和会务工作;

3.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4.完成县委、县政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会议由组长或副组长主持。根据工作需要研究相关问题时,可邀请其他部门参加会议。

(二)领导小组议定事项以领导小组会议纪要形式印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职责分工,认真落实领导小组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按要求完成交办工作。

(四)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会同县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将督查情况报领导小组,并进行通报。

(五)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另行发文。领导小组可根据工作需要,增补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

(六)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参照成立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配齐配强工作队伍,统筹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政策解读